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共学实验室 | 冀思宇:用社会学理论拓宽新闻报道的想象力

跨界共学训练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2-13


以新闻为轴,丈量不同学科的精神气质;以共学为旨,打破专业分类的固有边界。


这是一个没有局限的共学实验室,在新闻的底料里加入不同学科的调味,煎炒烹炸出各具特色的跨界大餐。我们等待着各专业大厨们来“掌勺”,我们期待着斑斓色块的相遇、碰撞与炸裂,我们渴望着纯净灵魂的真诚、勇气和呐喊。


实验室邀请两位热爱新闻的主理人,邀请十余位不同专业背景的朋友,组成共学小组,分享与体验多学科交流的魅力。


/专业分享/


🕐 2022年7月31日


📚 主题:用社会学理论拓宽新闻报道的想象力



分享人:冀思宇

南京大学本科在读,社会学小白,记者体验卡。希望以“人”为中心,倾听每一个灵魂的声响。


在分享之前,我看了深度营之前的文章。如专业开箱、跨界一期的分享,这些对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学什么都有了很好的诠释。论社会学学习资历,参与上述几篇文章的同学都要比我有发言权很多。那么我想分享一些不一样的,便主要结合我辅修新闻学的经历,谈一谈社会学和新闻学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我为什么认为,对于一个好的深度报道记者来说,学习一些社会学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社会学与日常生活


从定义来说,社会学是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事实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社会学研究的客观事实包括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包括人性、社会学心理等。它起源于19世纪末期,从社会哲学演化而来的现代学科。在我国,社会学的起步则更晚,且经历了学科重建等坎坷过程。在社会学概论的第一节课,老师便告诉我们:要会“愤怒”:对他人、社会和时代保持感受力和同理心;更要会“冷静”:正视无力与无奈,但不焦躁也不气馁。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武装自己,解决问题,创造健康社会。我校的社会学开设在社会与心理科学学院,本科阶段分为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三个专业。其中,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最为贴近;社会学主要是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而社会工作则是把这些方案落实在每个个体的人上,是一个实践、落实政策的过程。还有一些发展历史更短的专业,比如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则是侧重从政府或者智库、学者的角度研究宏观政策,他们服务的环节实际上介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之间。在研究生阶段,社会学会分为更细致的方向,比如性别研究、人类学等等。社会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在建立之初,科学家们希望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进行研究。它主要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量方法:科学主义的实证论,会运用到更多的统计学、数据分析;定性方法: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这两种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好的研究应该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一般而言,传统的社会学者以及综合类院校、文理学院类型的学校会更倾向于做定性研究,理工类院校则更喜欢做定量研究。功利一点来说,因为定量研究的结果更有保证性,但是定性研究的发现随机性更大,需要一定的运气。很难说得清楚社会学在研究什么,因为它是包罗万象的。基本上生活中热议的话题、大家感兴趣的现象,都可以进行社会学研究,比如内卷、小镇做题家、996、男性凝视等等。主修的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中外社会思想史、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初级统计及中级统计、定性研究、社区研究、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部分学校会强制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总体来说,一些课程在普及基础知识,另一些在教会你研究方法。选修的课程更是五花八门。社会学的强包容性从培养方案上就可以体现出来。选课分为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公选课。据我了解,除了社会学以外的其他专业,都对“专业选修课”有最低学分限制,社会学是没有的。哪怕你只学习社会学的核心课,一门专业选修课都不选,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新传、历史、计算机,只要你在毕业的时候总学分达标,就没有问题。周晓虹老师曾经告诉我们:“学习社会学一定要八卦”。比如坐绿皮火车的时候,周老师会偷偷听旁边人聊天。有的时候,你觉得只是平平常常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长里短,背后涉及的是家庭本位、父权制、中国人的“面子文化”等等问题。社会学很多新的研究方向、新的成果发现,就是从这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过程中得来的。这里我要提到第一个社会学和新闻学的不同点。社会学和新闻学都会关注“新事物”,但是新闻学关注的“新”,是某个突发事件、典型人物突出以后即时的消息,新闻以这个典型为例展开调查报道。毕竟新闻是一个产业,要考虑收益问题;对于深度报道写作来说,花一个月的时间调查研究已经很漫长了。但是对于社会学来说,“新”很多是实际发生在生活中的新变化,可能不会有代表性事件。以这个感性认知为切口,进行更广泛的、面更广的调查研究。有一些年轻老师也会很关注新闻报道的热点,以这个为自己的课题,但据我所知,有一些比较“原教旨”主义的资深教授,会专门回避这些热点,他们觉得这不是真正的社会学。社会学总体上还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那么他们去调查的时间会更漫长。比较破圈的北大社会学系博士论文《中县干部》,作者就是在基层挂职两年才写了毕业论文。还有一些社会学出身的非虚构写作者,比如《三和青年》《黑帮老大的一天》,他们也是深入其中研究,假装自己是三和青年混日子,这样的过程至少是以年为单位的。社会学的时间、物力成本,是普通记者不可能支撑的。尤其是人类学,很可能需要二十年、三十年都在一个地方研究,过着当地人的生活,被逐渐同化。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在大一的导学课上,人类学方向的老师就劝我们不要在本科阶段过早立志进行人类学研究,因为很可能“这一辈子你就再也回不来了”。社会学论文比起其他论文更像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是最贴近新闻长篇报道的。但是,正如我上面所说的,同样是做调查,记者始终在被调查的群体之外,是一个信息收集者;而社会学家尤其人类学家,在很多时候已经完全把自己融入群体之中了,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产出者。

(二)成长中的事件让我萌发对社会学的兴趣


社会学毕竟冷门,发展道路也不太明晰。很多人可能会感兴趣,会辅修,但不会把它作为自己的主业,也的确有很多同学是被调剂来学社会学的。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的分数可以上很多大家眼中的“显学”,比如经济、法学;但是我非常坚定地要学习社会学。想了想,大概是兴趣使然吧。我一直很“八卦”,高度敏感,共情能力很强,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社会责任感。回想起来,成长过程中,有几件典型的事引起了我对社会学的兴趣。第一件事有关住所。小时候住的小区,在一条小路尽头,小路两边是快要拆迁的民房。小区里的孩子和民房里的孩子年纪相仿,却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住在小区里的孩子很多上的是西安最好的学校,每天奔波在奥数班之间;民房的孩子却要早早和父母跑车、摆摊做生意。我曾经跟着住在民房的孩子去他们家里,发现一家几口人挤在一个仅有十平方的小房子里,一层楼共用厨房、洗手间;为亲眼目睹了重男轻女的家长,让女孩在民房门口下跪,狠狠扇了她一巴掌扇巴掌;亲眼见证了这些孩子在小卖部偷东西。我发现,平行世界里有一群和我完全不同的孩子,我想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甚至做些什么帮助他们。小区的保安是一个外来打工者,但是我发现随着不同的家庭进进出出小区,这个保安却一直以保安亭为家。大家也很信任这个保安,会直接把车钥匙给他。我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叫“他和他的小院”,大概是讲一个外来者如何融入群体、实际成为共有空间的掌控者的。当时我写了一句话“小院,实实在在是他的了”,学理层面,城市共有空间的研究。第二件事有关一段特殊经历。初一暑假时,我去新加坡交换了半个月。即使新加坡有很多华裔,但他们对中国的理解与实际状况有很大偏差。比如,他们震惊于我们也在用苹果手机,他们很好奇,是不是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才能坐飞机、出国旅游。当时有一门课叫“Society and economics”(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个名字),类似于我们学的初中思政课,但是他们会更接近大学的内容,引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证明社会实际存在的现象与问题。我上的那一节课刚好讲到劳工问题,提到了对中国劳工输出负面的评价,当地同学们的反应非常吃惊。我并不掌握实际数据,但肯定课本的数据明显夸大。老师邀请我发言,我就用英文说,其实中国越来越开放,欢迎大家来中国看看实际情况。我意识到,打破隔膜与成见,让大家了解真实的中国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同样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内同学很难在课堂上得到社会学启蒙。另外,在应试教育的书山题海之外,我一直热爱“折腾”。比如尝试搭建公益平台、参与义演义卖、参加宪法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甚至包括追星。我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群,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着社会。我希望,在未来的人生中,也能继续这样放肆“折腾”,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体验不同的身份;社会学研究便为我的愿景提供了“正当性”。

(三)用日常生活事件普及基本社会学概念


社会学不能离开社会事实存在,用日常生活理解社会学概念是很好的方法。我自己最先接触的社会学概念是“越轨”。初中的时候,我的小升初分数很高,却被分进了特长生班级,在那个班我感觉格格不入,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我在成长路径中总是喜欢逃离既定轨道。其实这样的局外人感觉就来源于“越轨”。越轨是一种社会行为,是指对于某一社区或社会中被大多数的人所接受的一套既定规范的不服从。学了社会学以后,我慢慢与自己和解了。因为与越轨相联系的还有“标签化”理论,其实,个体的越轨是在别人的评价确定下才成立的。如果认定自己是正确的,不用在意别人的定义,“越轨”行为也就不复存在。类比并联系自身生活是理解理论的窍门之一,自学者推荐使用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里面使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解释概念。比如,“社会角色”的概念是什么?类比演员:演员在舞台上有明确角色,行动者在社会中也要遵守规范;演员必须听从导演的命令,行动者也必须服从权势之人或大人物的摆布;演员在台上必须与对彼此的演出作出相应的反应,社会成员也必须调整各自的反应以适应对方;演员必须与观众呼应,行动者也必须扮演各种不同的观众或“一般他人”和概念化的角色......美国学者蒂伯特(J.W.Thibaut)和凯利(H.H.Kelley)认为,角色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

初学者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社会化、社会互动、生活方式、时尚、群体、组织、单位制、社区、婚姻、生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秩序、社会控制、社会问题......

(一)用实例说明:近期一些热点事件背后

记者与社会学家关注点的异同


以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讲,新闻报道就像牛吃草的过程,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则是牛反刍的过程。新闻关注事件本身的前因后果,社会学则是基于事实,追问为什么的过程。新闻学注重事实本身,社会学注重理论与事实的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学是站在更高的一个层面看问题,但他与哲学不同的是,哲学有时站位太高,反而忽略了真实的“人”本身的感受。比如围绕最近江西“国企炫富男”,相关的新闻报道大家已经看了不少,可以说新闻事实已经很真实细致透明了。但是从社会学的眼光看这件事情,会看到什么呢?简单来说,我们不仅要关注“有什么”、还要关注“为什么”。“国企炫富男”的背后,是脆弱的自尊游戏,也是维持不平等秩序的意念。四个关键词:自尊、自恋、主观社会地位、对不平等秩序的维持感。社会学者的分析:
  • 面对读书好、学历高的同辈,“国企炫富男”表现出脆弱的自尊,生命有仇必报;

  • 面对约会的女生,“国企炫富男”表现出十足的自恋。
  • 通过炫耀性消费,“国企炫富男”表达出满满的主管社会阶级定位,要和老百姓区分出来。
  • 表面是炫耀性消费,“国企炫富男”其实是想维护现有社会不平等秩序,维护自己的阶级地位。
推荐几个公众号:

  

(二)作为一名想做记者的社会学人,

双专业学习带给我的优势与障碍


社会学带给我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对我来说,我写的东西一定要让大家读了以后有所收获,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指引的,就像社会学院院训所说的“创造健康社会”。但是,这也让我不自觉地把新闻写成论文。这学期我和大二新闻班的同学一起选修了《新闻评论》,前几周的作业由助教评阅,几乎都给我了最高的分数。她说“读你的文章,总能读到一些有实际价值的内容,会让我在新闻事实带来的困惑甚至压抑之外豁然开朗。”比如,在写到冬奥会时,我会说冬奥会是一个乌托邦,所有国家可以不考虑实力强弱等等,只用体育平等竞争。

对比我和新闻班同学的评论文章,我发现我总是会不自觉地引用社科理论、专有名词分析问题,给出一些方法论的建议,但是对语言的掌控力会弱很多。几周后老师批阅我的文章,对此做法大加批判。“新闻评论是要给大众读的,要写你自己独立的思考;引用名家的话给自己增色,毫无意义!”从学生转化成会写大众故事的人,让理论润物细无声地滋润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什么是社会学理论


可以把社会学理论理解成基本纲领,知识地图,把社会学概念理解成地图上的一个根据地。面对复杂现象时,社会学理论教会我们如何切入问题,深入分析。社会学是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的,所以也可以把社会学理论理解为“物理公式”。社会学理论类似于物理中恒久的公式。社会科学类的一大问题在于,很多结论的应用范围都太有限了,稍微变化一下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条件,就需要更新的研究。但是一个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很长,结论总是滞后的;当你想运用它解决问题时,发现条件已经变了。这也是社科常常被人诟病不适用的一点。但是理论是从中提纯出的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理论是需要检验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难以区分理论的正确性。总会有一些理论,看上去很有吸引力,但是一旦人们依赖这些理论生存,情况就会变得非常糟糕。简而言之,把理论作为工具,但不要盲目崇拜理论。五十公里桃花坞如何破圈?源于引入了很多社会学理论。大家可以去看看,甚至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综艺引入一些理论。

(二)用社会学理论拓宽深度报道的想象力


受众不同则是新闻学和社会学另一个显著差异。新闻的受众为大众,这影响着,报道要在文本的精彩程 度与内容的真实客观性上做出权衡,应适当考虑公众舆论与社会影响。而社科论文的受众只有学界和部分爱好者,只要是自己研究、推导出的观点,无论多特立独行,都可以大胆提出,学界本来就是在观点的对峙交锋中共同进步的。其实,社科的很多理论创新都是站在某一观点的两极,后来者把这两个观点有条件地调和,从而推动学科进步。如果让大众直接阅读论文、理论是可怕的,很可能带来偏见与误解。若普通人把很极端的社科理论盲目运用在分析自己的生活上,将会诱发一场伦理灾难。我时常觉得,学界和普通读者之间存在断层,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偏见、误解、舆论纷争。以近几个月的几大社会热点为例,性别议题、教育平等议题、“内卷”话题,背后都有历史文化或者社会结构层面更深刻的原因。很遗憾,这是大部分深度报道中没有体现的。这导致,很多人读完新闻会捶胸顿足,胸中闷闷不乐,觉得事情很糟糕,却不知如何解决。大家因为二舅的事情吵架吵了一星期,但有谁关注过,“精神内耗”是什么意思?我们真的有在精神内耗吗?然而,读一些社科视角的东西,会让思路明晰很多,甚至能找到化解问题的出口。强烈的人文关怀是这两个学科的共同点,更是他们最吸引我的地方。如果能用社会学理论打下良好基础,辅之以新闻报道的技巧,那么一定能写下很多有温度、有质量、有效力的内容。有人抨击社科太爱抽象的人,而迷失了对真正的人、真实社会的指引;也有人抨击新闻太关注个例,有夸大炒作的嫌疑。我部分认同这一点,认为抽象的人、具体的人是都要关注的,然而每个学科固有自身局限。如果深度报道记者能够做学界和业界之间的桥梁,做社科理论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摆渡人,捅破这层窗户纸,用社科理论拓宽深度报道的想象力,一定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我的目标所在。

(三)自学社会学理论的简单方法


社会学理论的学习对于很多本专业的同学来说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都明白它很重要,但是离生活太远、太过于抽象,学不懂。那么一定不要为了学习理论而学习理论,要了解理论诞生的历史背景、人物故事。很多理论在学者对话中产生,在观点交锋中精进,那么就一定要返回到理论发生的背景去理解理论。如果我们知道这些故事,这些理论都会变得好懂很多。比如:帕森斯曾经提出了一个唯意志的行动理论,韦伯提出了理解社会学。但他们之所以提出这些理论,其实主要是为了跟经济学一决高下。他们为什么要与经济学呛声?他们为什么真的成为了很成功的杠精?布迪厄之所以提出社会资本或是文化资本,是因为他曾经遭受过校园霸凌。

还是读不懂怎么办?多读,重复。

社会学也需要“祛魅”,因为真正的学习过程是很费力的。每次提到我是社会学学生,大家都很感兴趣:“啊你们是不是经常做田野,一定很有意思吧!”但社会学绝对不止是做做田野写写文章那么容易,尤其是作为本科生要打好基础,本科阶段有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阅读文献、学习理论上。一门课,每周布置几百页中英文文献阅读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社会学的学习不太会及时正面反馈,新闻的同学做好一份设计品、写好一篇报道都会很有成就感,但是社会学你可能迟迟看不到成果,也不知道自己的进步在哪里。有同学说,社会学是“浮萍”感很强的一门学科。做好万全准备,既要有好奇心,又坐得了冷板凳。很多人说社会学是一门“万金油”学科,没有直接对口的工作,确实是这样,但我觉得社会学学生掌握的研究方法、认识世界的视角,让他们以后去做很多行业都有优势。总体来说,这是一门强价值理性,弱工具理性,价值方面的意义感强。社会学是要把陌生的东西正常化,把正常的东西陌生化的清华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严飞在其著作《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中指出,“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其背后的深意,就是我们不仅仅要看见、听见、触摸到、感受到我们每天身处其间的这个社会,更是要穿透日常生活的浮面,去找到事件背后的结构性逻辑,解剖我们纷繁复杂的世界。社会学的这种穿透力,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批判性思维,用更锐利的视角、更具包容性的人文关怀去看待周围的人,以及他们的行为与互动。”希望媒体行业的同侪们能够做好学界和业界的摆渡人,用社会学理论拓宽新闻报道的想象力,用文字穿透这个世界。




-END-


实验室召集人|王宇瑄 李秋雨

值班编辑|潘桢甄统筹总监|许   愿


 推荐阅读 

[1] 跨界共学实验室 | 宋铭涛:管理学只是我探索世界的起点

[2] 跨界共学实验室 | 闫梓萌:让“天坑专业”带我认识这个世界

[3] 跨界共学实验室 | 巫发阳:做个体命运的叙事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